贺州厂房加固改造
贺州厂房加固改造施工是一个系统性工程,需从前期准备、施工方法、流程把控及安全保障等多维度严格管理,以下为具体说明:
一、前期准备
检测与评估:委托专业检测单位对厂房进行全面检测,涵盖材料性能、构件损伤、整体稳定性等维度,依据检测数据与结构设计理论,参照相关标准精准评估结构安全性、可靠性及剩余寿命,为加固方案提供依据。
方案设计:设计团队根据检测评估结论,结合结构状况、使用需求、预算成本、施工条件等因素,选择适配的加固方法或集成应用多种技术,精心设计加固细节、构造措施与施工流程,绘制精准施工图并附详尽说明,经严格审核论证后确定方案。
施工组织设计:施工单位围绕加固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规划,明确施工顺序、技术工艺、资源配置、进度安排、质量管控、安全保障与环境保护举措,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布局、材料堆放、设备安置与人员流动线路。
二、施工方法
基础加固:可采用加大截面法、增加埋深法、改变基础类型法、压力注浆法、静压桩法、树根桩法等,增强厂房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。
柱加固:
加大截面法:增加柱子的截面面积,提高柱子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。
外包钢法:用型钢包构件表增强承载刚度,施工易、湿作业少、受力优,但费用高且需防护。
粘贴碳纤维布法:以纤维增强塑料为材,具防腐、防潮、轻量、耐用、价廉等优,广适混凝土构件,但需做防火处理。
梁加固:可采用加大截面法、粘钢法、粘贴碳纤维布法等,加强梁的抗弯抗剪能力,提高梁的承载能力。
楼板加固:可采用粘钢法、粘贴碳纤维布法、增加叠合板、增设钢梁法等,增强楼板的承载能力和刚度,防止楼板开裂或变形。
墙体加固:可采用挂网法、增加扶壁柱法、增加剪力墙法、增加圈梁法等,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,防止墙体开裂或倒塌。
三、施工流程
表面处理:包括原结构贴合面处理及钢板贴合面处理,用角磨机打磨钢板贴合面,直到露出金属光泽,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,打磨纹路与受力方向垂直,固定前用棉纱沾擦拭干净。
划线定位:根据贺州厂房加固施工图,准确地在混凝土表面划出处理部位轮廊线及定出定位螺栓位置。
螺栓固定:用电锤钻孔,进行孔洞、螺栓界面处理,放胶管,安装螺杆。
钢板制作与固定:下料前对钢板进行划线,要求长度和宽度误差不超过规定值,采用剪板机剪切钢板,切割前清理钢材切割区的铁锈、污物。将处理好的钢板固定好位置,留出注胶缝隙,用螺杆固定。
封缝与埋注胶嘴:将注胶四周进行封闭处理,留出泄气孔,尤其注意螺杆四周的缝隙的封闭处理。将注胶嘴按施工要求埋设妥当。
配胶与灌胶: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,将建筑结构灌注用胶A、B两组份倒入干净容器内,以人工或电动工具将其完全调匀,注意翻看容器底部的颜色,确保配好的体色泽一致。从底嘴开始注胶,使胶从下向上浸透,胶从排气孔溢出并封堵。
检测与固化:一般采用非破损检验,即用小锤敲击钢板检验钢板的有效密实面积,如无空洞声,表示已灌注密实,否则应补胶。固化时间达到规定时长(如72小时)后可以进行使用。
外表面处理:用角磨机配钢丝轮对钢板外表面进行打磨,除去钢板表面的锈蚀污物等,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、污垢、铁锈等附着物,然后粘砂,方便后期梁面装修。
四、注意事项
严格按规范施工:新规范更严谨、更安全、更全面,旧厂房加固改造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新规范。
应对施工障碍:工业厂房普遍内置设备较多,很多设备不能移动,导致施工设备放置困难。施工前必须进入现场认真分析观察,寻找合适的放置设备位置,建立可行的加固施工方案。
合理安排工期:需大规模改造的工业厂房车间普遍产量需求较高、生产任务频繁,改造时一般不会停产,普遍都是一边加固一边生产,即使最终能停产配合施工,时间也较紧张,因此必须合理安排工期,快速完成施工。
确保施工安全:如委托方不能停产配合施工,加固施工就需和生产同时进行。厂房内拥有许多贵重的物品,价值普遍较高,同时还有工人,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安全防范,例如防止高空坠物以及防火,务必保护好人员安全以及财产安全。
定期监测检查:对加固后的结构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查,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。